新聞資訊
滿清政府的“黃龍旗”
【摘要】:
旗幟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近代意義上的中國國旗,直到19世紀中葉才產生。1866年,清政府主管外交事務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向當時執政的慈禧太后報送了一個“黃龍旗”圖樣,希望以此作為正在籌建的新式海軍的軍旗。該旗選用正黃色羽紗制作,旗上畫有“飛龍戲珠”的圖案,龍為青色,五爪,昂首向上,珠為赤色。慈禧看后,批準了總理衙門的奏請。后來,這面旗幟也被當做清朝的國旗和商船旗使用。這就是近代中國的第一面國旗。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五色旗作為國旗,象征著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漢(紅色)、滿(黃色)、蒙(藍色)、回(白色)、藏(黑色)“五族共和”。
北伐戰爭后,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遵照孫中山先生的遺愿,將原為民國海軍旗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定為國旗。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產黨召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社會賢達等在北京召開新政協會議。會上通過決議,以五星紅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從此,五星紅旗成為無數中國人驕傲與自豪的源頭。
上一篇:
旗幟制作早起的旗幟制作是用羊毛制成的
國旗產生原本出于航海需要
下一篇:
旗幟的印花工藝和絲網印制工藝
室內吊旗的種類及材質
旗幟制作的材料以春亞紡和經編布為主
旗幟制作設計需遵循哪些原則
活動中常用吊旗的分類和材料
不同旗幟種類的設計和面料